
ò 以创设新型学习环境为特征,
ò 以改进课程内容实施方式为重点,
ò 以增强实践认知和学习能力为主线,
ò 以提高综合素质为目标,
ò 通过师生做中学、学中做方式,巩固、演示、验证、探究和拓展教学 内容,促进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提高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 能力,发掘潜能特长的综合性教学平台。
ò 课程基地的最终目的:帮助学习巩固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提高 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课程基地与课堂的关系:
课程基地与课堂的关系:
是现有教学课堂的延伸、升华和互补;
是基础教育内涵发展、转型升级的探索;
是设施设备、课程、师资、资源的统一;
是理念、方法、路径的融合。

ò (一)创设具有鲜明特色的教学环境。
ò (二)突出核心教学内容的模型建构。
ò (三)建设促进自主学习的互动平台。
ò (四)开发丰富而有特色的课程资源。
ò (五)构建教师专业成长的发展中心。
ò (六)形成学生实践创新的有效路径。
微
信
推
送
平
台
《
啸
啸
说
文
化
》
办
好
《
江
苏
楹
联
报
》

课程基地建设立足于服务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通过教研组织建设在基地、教研活动 开展在基地、成果首先应用在基地,大力提高教师专业水平,以名师支撑基地,以基地成长教师,以教师发 展学生。
1、建立专业引领的名师工作室
名师工作室是成就教育大师的舞台。 让名师用家的感觉建设课程基地,形成学科特色。 学科领袖将引发学校校级管理的革命性影响。
2、构建教师发展的专业化生活
专业开发成为团队成长的重要手段,教师的教研活动开展在基地, 创新模式试点在基地,项目创新团队的学习在基地。
3、形成学生成长的工具性平台
以名师支撑基地,以基地成长教师,以教师发展学生。

通过建设课程基地,加强学生对课程的体验和感知,在实践应用中巩固知识、增强技能,在实际动手中 发现探究、创新能力,逐步养成学生勤于动手、敢于创新、善于创造的行为习惯。
1.学科学习在基地 加强学生实践动手印证
2.自助学习在基地 知识搜索 问题思考:名家名言追寻
培养学生方法性思维。
从学科中的科学、科学中的学科学习
3.学科活动在基地
2017年活动
1.2017年9月22日下午第四节课。 课程基地首次教研活动 学习省基地建设内容和要求; 明确中心组成员分工职责; 颁发中心组成员证书。
2.邀请省课程基地指导中心 马春生教授作辅导报告
2017年活动
3.2017年11月3日下午1:00
楹联书法礼赞十九大活动 以楹联和书法献礼十九大,讴歌新时代。
2017年活动
4.著名楹联家高扬老师在学校礼堂为高一年 级全体同学上了一堂精彩的楹联课:《楹联: 独一无二的中华国粹》。
2017年活动
5.2017年12月7日
南京市“十三五”教育科学 规划课题《学校楹联文化特 色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开 题。
2017年活动
6.课程基地沈啸老师在学校礼堂为高二年级 全体同学上楹联课:《楹联与南京》
2017年活动
7.2107年12月25日
课程基地邀请江苏省“红楼梦” 学会副会长张桂琴老师为高三全 体同学作《楹联与<红楼梦>人物 命运》辅导报告。
2017年活动
8.参加“南京城墙挂春联”全球征联活动, 选出学生31幅作品参赛。南京《晨报》作了 报道。
2017年活动
9.沈啸老师为香港“南京历史 文化探索之旅”访学团上楹联
课
2017年活动
7.2107年12月25日
课程基地邀请江苏省“红楼梦” 学会副会长张桂琴老师为高三全 体同学作《楹联与<红楼梦>人物 命运》辅导报告。

担重任以弘毅 励远怀而笃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