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基地与南师大书画研究中心签订“楹联书画教育”合作协议
品芬芳谋远景 追日月驾长风
金秋送爽,粮果飘香。9月8日上午,我校省级楹联文化课程基地与南师大书画研究中心“楹联书画教育”合作协议签字仪式在弘盛楼会议中心举行。主持人成华副校长首先回顾了学校课程基地从开始创建到市级课程基地,再到省级课程基地,一步步发展壮大的不平凡的历程,感谢刘云虎教授多年来对我校楹联课程基地的扶持和指导。
本次合作是双方在第一阶段良好合作基础上再次进一步深化合作。在楹联与书法结合方面,进一步拓展楹联教育的空间,优化书法教学的文化内涵,深化学校物态文化的育人效果。在楹联与装裱和课外实践方面,南师大书画中心将协助我们课程基地进一步开发资源、拓展活动空间。
刘云虎谈到第一阶段愉快的合作,感慨万分,认为学校课程基地取得的成绩非常了不起,“李校长站位高,谋划远,小楹联,大教育,学校已经成为‘全国特色楹联教育’名牌学校”。
成华副校长代表学校与南师大书画研究中心主任刘云虎老师签订协议。
兴庠有道 润物无声
课程基地主持人、语文教研组长黄安全老师着重介绍课程基地如何推进的构想。
他说,本学期李校长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迎接三新(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挑战,深入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随着学校发展的推进,课程基地建设也进入了深入推进阶段。
黄老师简要介绍了课程基地一年来取得的成果。他说,2019年3月5日,课程基地通过专家验收,我们做了一些看得到的事情,取得了很好成绩,特别是在场馆建设、模型构建、教材研发、社会服务、教育平台、楹联文化环境和课题研究方面,搭建了课程基地基础框架。
他认为,楹联文化课程基地成为学校推动教育文化变革的重要力量,尤其是创造学校特色品牌。
南大附中楹联文化课程基地之最:
南京市第一个开展楹联教育活动的学校;
南京市第一个出版《江苏楹联校园》的学校;
南京市第一个省楹联教育基地;
江苏省第一个“楹联文化课程基地”;
全国第一个“向全球公开征联的学校”;
全国第一个“楹联文化教育馆”。
最后,他提出了扎实推进课程基地的建设的构想,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1.加强教师培训。要有德高业精的师资队伍,任何教学都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语文老师要人人上楹联课。
2、融合校园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要发掘楹联教学的德育、智育、美育功能,突出楹联对学生的教化、感化作用。
3、建立规章制度。与学校制度建设紧密结合。要建立“教师参与课程基地的评价和考核制度”、“学生参与课程基地的学分评价和考核制度”、“课程基地活动经费保障制度”、“场馆规范使用制度”等。
4、开发互联网资源。互联网+时代,课程基地要建立健全大数据平台,提供给教师、学生更多的学习资源,更广的交流空间。
崛起南京城内 芬芳桃李枝头
最后,李海燕校长做了热情洋溢的发言。她说:
首先我代表学校感谢刘教授为学校课程基地的发展作出的贡献,感谢语文组老师的辛勤劳动。
我认为从课程入手,开展学校文化的建设与创新,进而有效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高学校办学质量与整体水平,这将是学校当前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的教改重点。
课程基地的推进应该是学校课程建设的重要的一部分。因为课程基地育人场域的变革对学校核心价值观的变革、学校制度变革,通过课程基地的建设有机地构成了相互依存的学校文化统一体。
学校高质量发展关键在“特色兴校”“文化兴校”。学校要全面谋划课程基地发展,以问题为导向,抓落实,做好“小楹联、大教育”这篇绚丽的美文章,在变化的时代强音中寻找学校文化创新之路。
